“迷惘的一代”又被称为迷失的一代,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现在属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一批青年作家陆续登上美国的文学舞台,他们不仅年龄相仿,而且很多经历都十分相似。这些文学青年在思想和情绪上都十分相似,所以在文学创作中会表现出许多的相似之处。于是,渐渐地在美国文坛上形成了特有的文学风格。
这些年轻的作家们都曾经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有很多人也曾经怀揣着民主与自由的理想奔赴战场,但是等到他们真正踏上战场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不像是政府当时所承诺的那样,他们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过各种苦难,他们在政府口中所谓的“民主”“光荣”“牺牲”等口号中,看透了当局的虚伪与别有用心,但是他们却无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于是他们开始对社会、对人生感到十分失望,甚至是绝望。在如此巨大的痛苦情绪的折磨之下,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发泄口,于是文字就成了他们找到的最为安心的发泄途径。
他们不断地创作各种战争题材的小说,并通过小说中主人公之口传达出战争对他们的伤害,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在“迷惘的一代”中也有很多作家是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他们同样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迟疑,其中菲兹杰拉德就是这一情况的代表。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菲兹杰拉德对一战之后所暴露出来的资产阶级精神危机深有感触,于是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描写出了他所熟悉的上层社会的生活。他在小说中明确表明,曾经美国政府口中所谓的“美国梦”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迷惘的一代”的另一位代表作家沃尔夫也曾经在他的一部作品中,以一名美国青年的经历为贯穿整部小说的主要线索,从中描绘出了这名青年在对人生的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整部作品弥漫出一种孤独者的迷惘。
美国著名女作家格·斯泰因曾经对海明威说过:“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而后来,海明威在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题词的时候,就只是写了“迷惘的一代”。从此,“迷惘的一代”成为这些有着相同写作风格的作者的一个联合称谓。所谓的“迷惘”,就是指他们小说中或者是现实中体现出来的共同的彷徨、无助和失望的情绪。
“迷惘的一代”的作家们在艺术创作上各有特色,但是他们的主要成就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他们的光辉主要是闪烁在20世纪20年代。尽管这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是“迷惘的一代”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无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