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庆祝生日需要做哪些准备?
祝寿活动由来已久,是我国民间敬老孝亲美德的体现。通常父母到了五十岁之后,子媳应邀请至亲好友,设宴庆寿。
过生日与祝寿,按字义上说没有什么分别,但实际上却大不相同,年轻人三十岁以下不能称“寿”,许多人在五十岁以前只在家里独自过生日。到了五十岁以后,家中的子女或亲戚朋友就会为他们祝贺寿辰。民间一般是为五十周岁及五十周岁以上的长辈,逢整十的生日举办庆寿活动,八十、九十更应好好祝寿。在做寿时间选择上,有的地方讲究“过九不过十”,比如六十岁、七十岁大寿,要在五十九岁、六十九岁这年提前庆祝。
应该说,祝寿是家庭中的大事,不管老人愿不愿意,为人子女的都要尽到孝顺之心。有一些家庭不够和睦,两代人中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通过祝寿可化解矛盾、调整情绪,使家庭和睦起来。
庆寿发起者需要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庆寿活动,并发出寿柬。庆寿柬帖与其他喜庆柬帖不同,通常都是由子孙或亲友具名的,不由寿星自己具名。寿柬的格式和写法除了按请柬要求外,还有固定的用语,如父亲称“家严”,母亲称“家慈”,男子生日称“悬弧之庆”,女子生日称“设帨之辰”。如为父亲做寿,儿子自称“承庆子”,若祖父母尚在,则自称“重庆子”。寿柬的排版有横排或竖排两种。
寿堂的布置,一般在正厅墙壁中间挂一幅红底金字的大寿字。有些地方男寿挂南极仙翁,女寿挂瑶池王母,也有的不论男女都挂八仙庆寿图、三星图等象征高寿的画轴。寿堂正中设礼桌,上摆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寿翁或寿婆上坐,子媳晚辈鞠躬致敬。如系亲友、团体发起的祝寿,大多租用公共场所的礼堂。
给父母祝寿要注重实际。给老人添置衣服、被褥、鞋、帽,要让老人穿戴得舒适。对生病的老人要特别照顾,及时治疗,买些滋补品或治慢性病的良药作寿礼。在家里宴请至亲好友,要先照顾老人的口味和爱好。如果老人要安静,不愿张扬和应酬太多,子女、媳妇、女婿应顺其意,聊表祝寿心意即可,不一定要请客办寿宴。
给老人祝寿有怎样的流程?
祝寿无固定的仪式,通常请寿星出堂受贺,儿女子孙面对寿星站成两排,行三鞠躬礼。德行显赫的长辈前来祝寿,可由主持人代表众人致答谢词。有的寿星“避寿”,只让子侄辈在礼堂答礼,表示谦虚,意思是不敢远劳亲友祝贺,也有的是因寿星不喜喧闹,借故偷闲,由子侄、学生去应酬。
子女为老人祝寿应当面祝贺,受邀参加庆寿活动的亲戚、朋友,应尽量参加老人的寿宴。老人寿辰时,他们在乎的不是你送什么礼物,而是自己的子孙儿女或亲戚朋友能不能都围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即使你不喜欢这样的场合,或者没有礼物送给他们,也应该尽可能参加,让老人的心中感到安慰,那些连电话都不打的人显然是做得不好的。
举行祝寿礼仪,过去一般是同辈抱拳打躬,晚辈鞠躬,儿孙辈行跪拜礼。现在,同辈一般改为握手,晚辈或儿孙辈也只需鞠躬就行了。
古时寿庆仪式比较讲究,大致有以下程序:
①桌上摆寿酒、寿鱼、寿面、寿桃等。
②请老寿星就位,点寿蜡。
③先请外家爷给老寿星披红搭彩,再请儿子、女儿、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晚辈及寿星好友给老寿星披红搭彩。
④致祝寿词、致答谢词。
⑤儿子儿媳给老寿星拜寿,行三鞠躬礼,敬寿酒。
⑥女儿、女婿、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给老寿星拜寿,行三鞠躬礼,敬寿酒。
⑦邻里代表给老寿星祝寿,行鞠躬礼,敬寿酒。
⑧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给老寿星拜寿,行三叩头大礼,敬寿糕。
⑨请老寿星撒金果、元宝。
⑩祝寿仪式结束,请各位宾客入座,准备开宴。
在寿庆宴席上,有两项内容一般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要由寿星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然后分吃蛋糕;二是要吃面条,以讨长寿的口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