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锅”是我国民间流传较广的一种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流行,只是说法略有不同,有“暖锅”“温居”“暖居”“暖房”“烧炕”“添囤”等说法。具体地说,温锅是指自建新房落成或购买新房后乔迁,或兄弟婚后分家独立成户并迁进新宅,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携带礼品前去庆贺乔迁,主人设宴款待来贺者的习俗。温锅带着人们的美好祝愿,俗语说,“温温过得红火”,意思温锅后新家沾了人气很快会温暖起来,日子会过得红红火火。
温锅的起源与过去生活水平低有关。以前,对普通人家来说,盖房是一件大事,有些家庭几乎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盖完新房后,很多人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在此情况下,亲戚朋友、街坊四邻们会送来一些食物、礼品,帮着添置些家庭用具,以助他们渡过困境。当然,主人也要设宴招待客人。由于迁入新居,锅灶是新的,同时也是凉的,这一炒菜做饭,锅灶就热起来了,所以叫“温锅”。
平时走亲访友,所带物品多是食品之类,而温锅时所带的除了食品之外,还有许多生活用具、日常必需品,如山东一带温锅,亲友所送礼品种类繁多,有送鸡、鱼、肉、酒、面粉、大米等食物的,也有送钱的,还有送锅、碗、瓢、盆、壶等炊具及茶具的,有的甚至连柴草、油盐都带来了,几乎无所不包。如果是婚后分家独立成户的,娘家会送锅、勺子等炊具以及粮食等物品,此外还会送豆芽、豆腐、公鸡、鲤鱼、发面食品、筷子、盆子等。当然,这都是有寓意的:豆芽代表生根发芽、生长的意思,表示从此家业扎根安定,生长壮大;豆腐是“都富”的谐音,表示大家都发家致富;鸡代表着大吉大利;鱼寓意年年富足有余;发面食品的意思是“蒸蒸发发”,象征着日子会发起来,越过越好;筷子的意思是“快快发家”;盆子的意思是“聚宝盆”。
有的地方温锅是送四样礼物:锅、馒头、苹果、火柴。锅是温锅的核心,为了让主人能有热乎乎的饭菜吃,锅是必须有的;馒头,取其“发”“蒸”之意,表示生活会兴旺发达,好日子蒸蒸日上;苹果,取其谐音“平”,寓意乔迁新居后生活平平安安;火柴,寓意生活事业红红火火。
有些地方的温锅则送碗筷、粉条、鲜鱼,寓意喜迁新居的人家将来的日子过得和美长远、生活富足、年年有余。当然,钟表是不能送的,因为送钟谐音“送终”,很不吉利。
温锅与平时走亲访友相比,还有一个不同点。平时走亲访友,到了主人家里,一般就由主人忙活着招待了,温锅时则不是这样。温锅那天,亲戚朋友大都自己带着加工的成品或者半成品主副食,到了主人家里,也无须主人动手,大家齐上阵,自己烹制饭菜,一会儿工夫,一桌酒席就做好了。大家一起动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温锅的意义。因为刚到新家,主人也还理不清头绪。再说,搬家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如果大家都等着主人招待,那不是更给主人家添乱吗?所以,温锅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当然,现在有些人图省事,就直接到饭馆吃一顿。
温锅其实也是一个崭新家庭生活的预演和检验。温锅之后,新家的头绪基本理清了,新房子也不再只是一栋建筑,而是成了一个设施齐全、充满幸福温暖的家,生活从此步入了正轨。
现在,温锅的习俗在各地依然存在。其最初亲友互助的功能在逐渐淡化,增进亲朋感情、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功能逐渐显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