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饮食当中的“白食”和“红食”是什么意思?
蒙古族将他们的饮食分为白食和红食,白食是指奶类食品,红食是指肉类食品,是根据肉食的颜色而得名。
蒙古族把奶质饮品和食品都称为白食。奶豆腐和奶皮子属于食品类。奶豆腐是用牛、羊奶凝固发酵而成,味道酸甜可口;奶皮子是将牛、羊或骆驼奶慢火炖煮,放凉后,奶的表面会凝成一层脂肪皮,就是奶皮子。奶制食品还有白奶豆腐、酸奶、奶酪、奶酥、奶油、奶渣子等,奶制饮品则有鲜奶、酸马奶、奶酒等。蒙古族的奶制品来源主要以牛奶为主,另外还有羊奶和骆驼乳,马奶则只能酿制酸奶或者奶酒,酸马奶对肠胃病和肺病、马奶酒对风湿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人们有时候还要在奶制品中放入红白糖和野果汁等调味,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价值很高。每当逢年过节,或者宴会、婚庆、祭祀等重大场合,主人都会端出奶豆腐、奶皮子、马奶等食物宴请宾客。白食因为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也是牧民外出的必备饮食。
红食主要是指牛羊肉,而马由于是牧民的好伙伴,比较尊贵,很少被食用。蒙古族的红食一般是手把肉、烤羊肉、炖牛肉、火锅等,宴席则摆全羊席。其中的手把肉,就是不加盐和其他调味品,保持肉的原汁原味,煮熟后用手拿着吃的带骨肉。
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人红食、白食的饮食结构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但每逢重要场合,他们特有的红白食依然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