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按手印吗?按手印的来历是什么?
自古及今,人们形成了在契约上按手印以表示诚信并相互约束的习惯。按手印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具有法律效力。那按手印是怎么来的呢?
在古代,由于科技落后,笔迹鉴定技术还没发明出来,于是手(掌)印成了主要的证据。1927年,德国的罗伯特·海因德尔在其著作《指纹鉴定》一书中断定:中国唐代的贾公彦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用指纹识别人的学者。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人们就懂得用指纹破案了。根据在云梦出土秦简中的《封诊式·穴盗》中的记载可知:秦代的司法人员已经将“手迹”作为破案线索,把它作为司法检验的一种物证。
唐代的许多文书、契约、遗嘱上都有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以此作为识别的重要手段。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了在文书上以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为鉴的办法。
我国古代军队有《箕斗册》,用以登记士兵指纹,以便检查。这表明古人早就懂得对指纹按形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应用于社会实践。
按手印的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其原因是每个人的指纹都具有唯一性,用它来代表或识别一个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