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出生百日称为百岁?
自婴儿降生之日起,至一百日,古称“百日”,也称“百晬”,又称“百岁”、“百禄”。由于旧时医疗水平有限,婴儿出生一百天内死亡率很高,如能平安度过百日,便有了长大成人的希望。
“百”在我国文化观念中,有象征圆满的意义,所以民间特别重视婴儿“百岁”之日,这天往往要进行庆贺,叫“过百岁”、“做百日”等。
给婴儿庆祝百岁的习俗至少在宋代便已趋流行。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梦粱录》也说:“生子百时,即一百日,亦开筵作庆。”此后兴盛不衰。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京兆》说:“一百日后,名曰百禄,请客与满月时同。”
过百岁是婴儿成长过程中,除周岁外的又一重要礼仪,在这一礼仪中,同样凝聚着亲友的祝福和呵护。这些祝福和呵护寄寓在他们的话语里,也寄寓在各式各样的富有象征意义的食品、衣物、饰品中。幼小的孩子就在亲友的祝福和呵护中渐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