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星的形象
民间传说,寿星为司长寿之神,他是福、禄、寿三星之一,又称南极老人星。关于寿星的形象,《西游记》中写他“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通言》中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神话故事,画像中寿星为白须老翁,持杖,额部隆起。
民间的年画上也把寿星画成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模样,并且还称他这种隆起的头为“寿星头”。寿星身量不高,大耳朵,长眉白发,弓背弯腰。拄弯弯的龙头拐杖,杖上还挂着一个盛着灵丹妙药的葫芦,手托仙桃,突出的大脑门,俨然是个慈祥和善的老者,深得人们的喜爱。
可是他的“寿星头”是怎么来的呢?也就是说他的头部为何会有个隆起呢?关于这个问题,民间有则很有趣的传说。
说寿星的母亲怀胎九年,孩子还没出生,母亲十分着急,就问肚子里的孩子:“儿啊,你为何还不出世?”没想到这孩子在娘胎里就能说话,寿星回答说:“如果家门口石狮双眼出血,我就出生。”不料,此事被隔壁屠夫知道了,屠夫悄悄用猪血涂上石狮双眼。第二天早上起来,寿星的母亲见了石狮,就告诉儿子说石狮双眼已经流血了,寿星听了就急忙从母亲腋下钻了出来,就这样,寿星诞生了。
因为年份未到,所以他的头就变长了。因为一般凡人都是十月怀胎,传说寿星要十年怀胎,当然,这是一则解释型故事。至于“寿星”究系何人?有的说是彭祖,有的说是张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福星与禄星的原型
古代将木星称做岁星,人们认为,它所在的地方有福,能降福于民,所以又称福星,民间即有“福星高照”的说法。
但道教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福星本是汉代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杨成。当时的汉武帝觉得道州的侏儒很有趣,于是下令让道州刺史每年进贡几名到宫里做宫奴,杨成认为这项规定不合人道,于是冒死上疏说:“我们这里只有长得矮的百姓,但没有长得矮的奴隶。”要求废除这项进贡。
汉武帝听后,深感惭愧,于是取消了进贡。道州百姓感念杨成,纷纷建祠绘像供养,奉他为本州的福星,以后各地民间都将他视为福神,成为道教的福星。
禄星掌管人间的荣禄贵贱,他的来历不太清楚,由于禄有发财的意思,所以民间往往以财神赵公明的形象来描绘他,头戴铁冠,黑脸长须,手执铁鞭,骑着一头老虎。但在道教的三星群像里,他却是一位白面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