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很重视南方,帝王都是坐北朝南,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很重视南方,帝王都是坐北朝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坐北朝南为尊起自于《周易》。
《周易·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意思是说,在八卦之中,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处在正中的位置时,照耀南方,万物都可以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所以帝王取法离卦,坐在北方,面对南方接见群臣,听取政务,象征面对光明,治理天下。
因此《周易·说卦》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古代新君登基,都是面向南而坐,因此就称为“南面称王”或“南面称帝”。
古时,“南面”为尊,但“北面”却是卑位。古代君见臣及尊长见卑幼,均南面而坐,臣僚或卑幼都是站在南面的,也就是面朝北的。因此“北面”指向人称臣,称为“北面称臣”。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烹煮刘邦的父亲以要挟刘邦退兵,刘邦就说:“我和你都是面向北面向楚怀王称臣,曾约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如果一定要烹杀我们的父亲,请你分给我一杯羹。”后来,“北面”又有了投降的引申义。
因为卑幼面向北方拜见尊长,所以拜人为师也称“北面”。《汉书·于定国传》中就有“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的说法。
古代皇帝的日常政务活动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旧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场面:皇帝早朝时,大会百官,身旁的太监往往宣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似乎皇帝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其实不然。
古代皇帝有两种朝会,一种是大朝,即大会文武百官、王国诸侯和外国使臣的朝会。大朝非常隆重,往往在特定的节日举行,仅仅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处理国政。另一种是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会见政府官员,处理一些日常政务。这种朝会,类似于官府中的早衙与晚衙。
但朝会并不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全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政务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所以,有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
古代皇帝所处理的政务,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政务,就是指这种常规性的统治活动;一类是非日常性政务,这是因国家政治中出现了动乱,皇帝往往要和主要官员商议对策。以上这些才构成皇帝的日常政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