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葡萄酒发展历史: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南美三剑客
葡萄随着殖民者的脚步继续往南走,从秘鲁来到玻利维亚、巴拉圭,1540年,葡萄到达了智利。在智利和阿根廷中间,隔了一道巨长巨高的安第斯山脉,由于山高路险,两国来往非常不方便,葡萄到达智利的十几年以后,才翻越安第斯山脉来到阿根廷。如今的智利和阿根廷,位列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可谓是南美双雄。
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境内最宽的地方也不过200公里,可以说所有的葡萄酒产区都靠海。葡萄园享受着来自太平洋的海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出产质量上乘的葡萄。此外,港口遍布智利西部海岸,贸易非常便利。智利的标志性葡萄品种是佳美娜,这个品种在智利一度被认为是梅洛,错误延续了几十年,后来通过基因分析证实是原产法国并濒临灭绝的古老品种,没想到却在智利获得了新生。2015年,智利葡萄酒在中国实行零关税,市场表现持续攀高。
阿根廷的明星品种是马尔贝克,原产法国,在波尔多一直被当作配角,却在这里大放异彩,成了阿根廷的骄傲。还有一个芳香型的白葡萄品种也是阿根廷特色,她的名字很好听,叫特浓情
(Torrontes)。阿根廷的国家名片是足球,如今,阿根廷可以打出的另外一张名片,就是葡萄酒。
南美双雄在葡萄酒领域里蒸蒸日上,发展不错的还有乌拉圭,不像智利、阿根廷以出口为主,乌拉圭葡萄酒产量不大,但质量很高也很有特色,明星葡萄品种是塔那(Tannat),具有充沛的单宁,口感不是一般的重,绝对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