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区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al regions)、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al regions)、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al regions)。
1.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被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划分形式文化区的时候可以选取一个或多个文化要素作为指标,如建筑、饮食、语言、宗教、民族等文化要素,都可以用来划分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内部的文化特性是一致的,其边界具有过渡性和模糊性,是一条带而非一条线。比如,世界小麦产区就是一种形式文化区(图1-5),各区之内种植的作物都是以小麦为主的,各区的分布边界具有逐渐过渡的性质。一般来讲,根据两个不同文化要素分别划分出来的形式文化区,能够完全重叠在一起的情况是很少的。选择的文化要素越多,其形式文化区重合的部分就越少,相应的文化区的边缘也会越大(图1-6);选择的文化指标越多,对区域文化复杂性揭示的程度也就越深入。
图1-5 世界小麦产区分布图
图1-6 不同形式文化区的核心与边界变化
2.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通过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宗教的功能作用而组织起来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内的文化特征具有异质性,有清晰的节点和明确的边界,功能文化区内可以包括不同的形式文化区。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功能文化区就是行政区,一个国家、一个省区、一个县区,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是一种政治的功能文化区。也有经济的功能文化区和宗教的功能文化区。比如某个报纸的发行区域,报纸销售和影响的范围形成一个经济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这是显著不同于形式文化区的地方。
图1-8是北京市的行政区分布,这是一个功能文化区,有明显的、清楚的边界:位于区域中部的北京城是中心节点,具有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功能,控制了整个文化区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周边的区县城市,成为次一级的节点,覆盖和控制较小的区域。在这个功能文化区里,文化要素是不均一的,是异质的,区域内部的语言有差异,生活习俗、饮食特点、种植结构等也有不同。
图1-8 北京市行政区——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指的是主观的、存在于人们脑海中,被相当一部分人共同认可的区域,比如“南方”、“北方”、“关东”等区域。这个区域的界线是不能准确确定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如美国的“南方Dixie”乡土文化区(图1-12),中国的东北、南方、北方的乡土文化区等。乡土文化区是研究民间文化或乡土文化的重要工具,一般属于中、小尺度的文化地理研究,在世界文化区的大尺度研究中一般不作涉及。
图1-12 美国“南方Dixie”乡土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