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地理实体,这个地理实体是由特定的区域构成的,这个特定的区域就是国家的领土。一个国家必须拥有一块特定的领土,领土内有一群永久居住的人,有一个政府及独立的主权、一套经济体系和货币体系,并被其他国家承认。一个国家还要具有正规的、有组织的流通系统,包括人员、货物及思想意识等。
2008年中国前外长李肇星回母校北大演讲。当时他做了一个统计,参加联合国的有192个国家,还有一些是没进联合国的或者属于准国家的,全世界加起来大约有200个。世界上国家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其基本形状,大体上只有5种,即紧密形、长条形、蝌蚪形、松散形和穿孔形(图10-1)。
图10-1 国家的五种基本形状
一、紧密形国家
紧密形国家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大部分国家都是这个形状。国家的外形呈团块状,从中心到边缘的距离大约是一致的,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典型的有法国、津巴布韦、中国等。
比较理想的紧密形国家是周围有山、水、河流环绕,如同中国古代所谓的四塞之地。比如法国,其北面有阿登山脉,南面有比利牛斯山脉,东面有阿尔卑斯山脉,西边是大西洋,国家的政治中心位于中部的平原地区,国家内部的交通和通信便利,周围的地理环境易于防卫。当然,这也不是说紧密形的国家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担心别人来打自己了。二战初期,法国的“阿登防线”被德国军队突破,这就说明地理上的天险仅仅是国防的一个相对优势,但并不能保证国家的绝对安全。
二、长条形国家
一些国家的形状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呈长条形。典型的长条形国家有智利、越南、朝鲜、挪威、瑞典、意大利等。比如智利,其南北长4000km,东西宽仅200 km,国家形状跟安第斯山西侧的滨海平原地形分布特点有关。
长条形国家不利于国家内部的交通和信息交流,长条的两端与中心容易隔绝,信息流通、经济交流均不方便。长条形国家短的一侧,腹地比较浅,军事上易受攻击;南北两端的交通运输线被拉长了,既增加了交通成本,战争时期又容易被敌人拦腰切断。
三、蝌蚪形国家
蝌蚪形国家是由一个紧密的团块部分和一个伸出的长条组合而成,实际上是紧密形和长条形的组合。这种特殊形状的产生与地形特点有关,但更多的是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造成的。典型的蝌蚪形国家有泰国、民主刚果、纳米比亚、阿富汗等。
泰国是由一个团块和一个伸出去的长条组成的,团块是紧密形的,而南边的长条则是地形原因造成的。历史上暹罗往南扩张时受到马来半岛的制约,形成向南突出的长条。这伸出去的长条是很脆弱的,容易被攻击。国家强盛时问题不大,但国家衰弱时,伸出去的长条就成了薄弱点。
非洲有几个蝌蚪形的国家,都是人为造成的年轻国家。如民主刚果,现在的政治形势很不稳定。刚果原为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利时殖民者与法国、葡萄牙的殖民者为了争夺出海口,沿刚果河伸出长达500km的长条,长条往外伸时把葡萄牙属的安哥拉殖民地切掉一块。非洲南边的德国殖民地纳米比亚往内陆发展,一直伸到内陆的赞比西河,为了抢夺资源,形成了一个500km的长条。这些非常特殊的国家形态,其形成主要归因于不同殖民主义势力集团之间的角逐。
阿富汗是1919年由英国人创造出来的蝌蚪形国家——为了缓冲北边的俄罗斯和南边的英国这两大势力,所以硬往东伸了300km与中国接壤,形成突出的长条。
四、松散形国家
松散形国家的领土呈不连续分布,领土或者被水域所分割,或者被别国所隔断。这种国家形态有些是自然条件导致的,有些则是人为造成的。这种国家形态因其分散性,造成管理上的不方便,军事上也不好防御。不同国家分散的程度也不一样,印尼和菲律宾就分散得非常厉害。印尼有13 000多个岛屿,以爪哇岛为核心组合成一个国家,管理上很麻烦,国家内部文化上的差异非常大,宗教、语言的差异也非常大,政府的管理成本非常高。印尼国家的形成与荷兰殖民者的影响有关。菲律宾有7000多个岛屿,也与殖民者的影响有关,国家管理上的问题也不少。
松散形国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叫飞地。如俄罗斯在波罗的海边上有加里宁格勒飞地,中间隔着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两国,而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正驻扎在飞地上。美国国土也飞出去两块——夏威夷和阿拉斯加。这些飞地,在国家强盛时比较好办,但国家衰弱了就容易出问题。
五、穿孔形国家
穿孔形国家指一个国家的领土完全包围了另一个国家的领土。这是一种非常怪异的国家形态,一个国家被另外一个国家穿了窟窿,即一个国家被穿了,另一个国家被包围了,两个国家都不好受。一般来讲,两国关系好时没问题,但两国关系不好时就要出问题了。南非国土里面有个莱索托。对于莱索托非常难办,要出国必须先经过南非的领土或领空;南非也非常难受,形似腹内有个异物。这样的国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殖民主义者在争夺过程中造成的。
穿孔形国家还有意大利内部的梵蒂冈、圣马力诺,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历史悠久,相互关系倒比较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