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边界包括几何边界、宗教边界、语言边界、政治边界等形式,这些都是近现代西方人的发明。几何边界是指按照经纬线划定国家边界,宗教边界是指按照宗教差异划分国家边界,语言边界是指按照语言差异划分国家边界,政治边界是指按照意识形态、政治归属等政治原因划分的国家边界。文化边界比自然边界更丰富,但划分时常常联带着很多主观的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往往会产生出系列的政治和文化问题。
(1)几何边界
几何边界一般是按照经纬网划定的,这是西方人发明的一种比较简单、易于操作的边界划分办法。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边界是方方正正的,其中不少是根据经纬线划分的。几何边界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加拿大州省界线的划分,以及两国边界的西段划分,这些界线大都像豆腐块一样整整齐齐,是按照经纬度划分的,这是新兴国家常常采用的划法。美加两国东段的国界则不是按照纬线划分的,而是经过了战争的争夺,所以边界是曲折弯曲的,与西段边界的形态不同。
殖民主义国家之间在非洲互相划分势力范围时,殖民地的划分也有不少是按照经纬度划分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主义被赶走了,但是这些几何形状的边界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的边界。由于这些几何边界是当时各个帝国主义势力之间划分的结果,并没有考虑其中所涉及的语言、宗教、历史传统、自然地理、资源特点等因素,所以后来随之引发出一系列问题。行政边界和土著文化边界常常不一致,行政边界从当地的文化边界穿过去,有的一个部落被切割成两三个,很多问题就出来了。非洲的地区冲突为什么这么多,土著人群之间为什么会相互屠杀?主要原因是其政治单元和下面的文化单元不一致造成的。人为划分政治单元时,因为考虑不全面,尤其是近代各殖民主义势力之间在争夺土地资源时根本不考虑区域内文化的差异,所以非洲现在的许多政治问题,实际上是殖民主义者遗留下来的文化问题。
(2)语言边界
语言边界是指利用语言的差别作为国家划界的方法,这种划界方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出现的。帝国主义国家认识到按经纬度划分新国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新划分出来的国家往往在政治上不够稳定。所以,当一战结束以后,欧洲和亚洲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两个大帝国被消灭掉,需要重新进行领土划分的时候,凡尔赛条约国采纳了美国语言地理学家的建议,按照语言的差别,重新划分东欧和南欧地区的国家。于是,从东欧一直到巴尔干半岛,主要从语言的角度考虑,分别划分出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家。这些新国家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之后,大部分保持稳定,只有北部的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相对而言,南斯拉夫是这次国家划分中最不成功的一个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彻底分裂。巴尔干半岛地区文化成分太复杂,虽然南斯拉夫是根据斯拉夫语言划分出来的,但是其内部宗教、种族的成分非常复杂,这些文化的差异性远远大于语言的统一性,最终导致了统一国家的解体。
(3)宗教边界
宗教边界的典型例子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是1947年以后人为制造的两个国家,主要依据犹太教、伊斯兰教两大宗教划分国家,按居民中宗教人口百分比划分边界,结果划出两个又破碎又穿孔的国家,巴勒斯坦被分成三大块,以色列则是被插进来几块。这种划分并不理想,以致两国间的冲突持续了几十年,而且愈演愈烈。当然,这里除了宗教划分的问题外还有其他文化方面的原因,但如果宗教划分划得完整点,情况会好一些。
宗教边界的另外一个例子是1947年的印巴分治。英国殖民者把印度分成两大块,分别建立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国家,中间是印度,两边是巴基斯坦。最初划分巴基斯坦时的问题实在太大,一大块飞地中间隔着一个敌对国家,所以没用多长时间东边的孟加拉就被分裂出去。划分的过程中还导致当地人口的大迁移,中间的穆斯林往两边迁移,印度教徒则从两边往中间迁移,很短的时间内上千万的人口大迁移,在迁移的路上发生很多冲突,这是人为造成的一场大悲剧。
(4)政治边界
比较典型的政治边界是德国的柏林墙。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分别建立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首都柏林也分成两块,中间人为砌出一道柏林墙,高3~4 m,作为两国边界。本来东西德同属一个民族,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被硬划为两个国家。1990年,东西德宣告统一,柏林墙被拆除。
二战结束以后,南、北朝鲜的划分也属政治边界,依据北纬38°线笔直地划过去,形成两个国家。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原来的平行边界变得稍微倾斜了一点,反映了自然地形上的特点——按山脉走向,也反映了军事控制线。五十多年过去了,这条政治边界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