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酒令造成的影响与后果:禁酒令毁了酿酒师
《禁酒令》一出台,美国的整个酿酒行业瞬间瘫痪了,无论是葡萄酒,还是啤酒、威士忌都深受其害。合法的渠道被切断,不法分子的机会来了,浴缸蒸馏酒,勾兑甲醇、工业酒精,无所不用其极。失去了质量的保障,消费者无从知晓产地和品质,连是不是酒都保证不了,喝酒不但花钱,而且要命,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头痛脑热还算幸运,失明和丧命的大有人在,在禁酒令颁布的前八年,有超过五万人因酒精中毒而死亡,仅1927年这一年就有高达12000人死于酒精中毒。
禁酒令出台后,全美葡萄酒产量从5,500万加仑下滑到了350万加仑,加州的700家葡萄酒厂只剩下130家,准确地说,真正的酒庄早已关门大吉,留下来的其实是靠卖葡萄汁或以宗教名义卖酒为生。加利福尼亚的优质葡萄消失殆尽,改种了量产、色深的廉价品种,鲜食葡萄的种植面积居然还翻了倍。政府立即出手打击非法造酒,禁止了葡萄汁的销售,于是农场主只好放弃种葡萄,数千英亩葡萄园逐渐荒废,酿酒业几近停滞,尽管禁酒令期间有些厂商依靠宗教用酒而存活下来,但酿酒师这个职业已经消失了。没有好的原料就酿不出酒,但即使酿出好酒也不被欣赏,因为一切都是违法的。禁酒令成就了鸡尾酒
在酿酒师纷纷消失的同时,轮到调酒师唱主角了。由于地下酒吧无处不在,既要满足人们喝酒的需求,又要躲避禁酒探员,调酒师们发挥了智慧,他们把果汁、茶、调料、软饮与酒精混合,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酒款,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喝酒的需求,很多经典鸡尾酒都是禁酒令年代的发明,最著名的莫过于“血腥的玛丽”。
经过外观和味道双重包装的鸡尾酒在禁酒令年代大行其道,不但看起来很炫,名字也都很酷。为了提防禁酒探员,鸡尾酒的杯具也有演变,因为大杯子会拉长饮酒时间,容易被警察抓到,于是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小杯,玻璃缸杯(Punch)适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流行起来的是今天常见的锥形浅口杯,警察来了一口就可以灌掉,好在那时候禁酒探员没有酒精测试仪,否则一查一个准儿。
禁酒令的年代,最来钱的买卖就是酒。警察或政客中有大量爱喝酒的人,碍于法律的规定,只能偷偷摸摸地通过黑社会来买酒,黑白两道通过喝酒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若要把黑社会赶尽杀绝,警察上哪儿去吃黑钱?
官员政要上哪找酒喝?官员政要上哪里去泡妞找二奶?许多黑帮正是通过贩卖酒大肆牟利,变得极度有钱,从爱尔兰黑帮到犹太黑帮,再到令人闻风丧胆的意大利黑手党。禁酒令之前是警察管理黑社会,之后警察反而听命于黑社会,阿尔·卡彭、查理·卢西安诺、兰斯基,这些声名狼藉的名字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大串,他们无一不是靠贩卖私酒起家,势力大到能控制议员乃至总统选举,黑帮在政治和金融领域的渗透,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社会。关于禁酒令主题的电影数不胜数,
《教父》中的第二代教父原型,就是著名的黑帮头目查理·卢西安诺,里面老海门罗斯的人物原型是犹太人兰斯基,从贩卖私酒开始,他们俩一同开创了专业严密的有组织犯罪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