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酒令的背景大揭秘:进步主义运动才是禁酒令的根源
19世纪后期,美国经历着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城市化正在加速,移民大量涌入城市,这种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问题。贫富差距导致社会冲突加剧,犯罪现象严重,社会秩序混乱。工人三天两头罢工,资本大鳄垄断,政治腐败蔓延,公共设施和服务严重滞后,穷人只能住在贫民窟,妇女、黑人和移民备受歧视,没有社会公平可言……这一切都呼吁政府要进行社会变革。最早坐不住的是美国的中产阶级精英们,为促进社会的全面改善,他们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进步主义运动。清教徒,既是中产阶级的主力,也是政治活动和社区建设的主力,是社会变革的最大动力。
美国是先有州后有联邦,关于大政府还是小政府的争论从建国之初就没间断过,美国最终走了联邦体制的道路,这导致各州权力很大而中央政府很弱,总统基本就是个摆设,各州也只为本州的利益而战。为防止州权被削弱,各州对联邦政府的权力一直高度提防。19世纪中叶以后,工业化和移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州政府对各种烂摊子自顾不暇,反对大政府的人也逐渐意识到,社会的普遍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出面解决。大家呼唤一个更为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进步主义者们努力推行社会变革。
进步主义运动正中联邦政府的下怀,联邦正想借机加强管制、扩大权力、增加税收。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法案出台,政府最先从反垄断入手,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这是反垄断的第一大步,巨型公司被迫拆分,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的铁路和石油,埃克森和美孚石油公司是标准石油公司拆分的结果,摩根家族的产业先后被拆分几十次,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也是拆分的结果。美国烟草公司也被拆分,一部分股份被英国帝国烟草公司买走,成为了今天的英美烟草公司……一系列的反垄断措施沉重地打击了托拉斯的势力,尝到甜头的政府继续扩大权力,各种立法层出不穷,联邦机构不断涌现,这些举措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在进步主义者看来,酒工业是最邪恶的托拉斯,酒馆是罪恶和腐败的温床,他们坚决地要求政府实施全民禁酒。从1909年到1919年,美国连续通过了四个宪法修正案,第16条征收了个人所得税,第17条给予人民直选参议员的权利,第18条就是禁酒令,第19条赋予了妇女选举权。一口气出现四个修正案并非偶然,这四个修正案既是中产阶级推动社会进步的成果,也是联邦政府与资本家、托拉斯博弈的结果。显而易见,禁酒运动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而禁酒令,是联邦政府进行国家干预的众多法案之一。
进步主义运动催生了现代联邦政府,相当于美国的第二次建国。禁酒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酒业托拉斯,但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一场初衷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运动,却被禁酒令带入了阴沟里,妄图用道德约束需求的恶果很快就开始显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