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黑帮与禁酒令:禁酒令成就的黑帮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非常复杂,虽说是英国清教徒建设了美国,但英裔人口只排到第三,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德裔,排在第二的是爱尔兰裔。
爱尔兰人集中在纽约、芝加哥等东部大城市,著名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就是爱尔兰人建立的NBA球队。电影《教父》的巨大成功让很多人以为美国黑帮始于意大利黑手党,而实际上美国最早的黑帮团伙是爱尔兰人。爱尔兰人移民至美国的一百多年间,从备受歧视的草根到街头黑帮及有组织犯罪,再到成功的政客乃至美利坚的总统,一代一代生存下来并且融入美国社会,这一切的转折点,就是禁酒令。
禁酒令成就的爱尔兰黑帮
3月17日,爱尔兰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这一天凡是有爱尔兰人生活的地方都会装饰成绿色,街道、酒吧、大厦,随处可见的绿色,人们穿着绿衣服,戴着绿帽子……有些朋友可能在美国赶上过,场面非常壮观。追根溯源,美国之所以有这么多爱尔兰人,始于一场史上罕见的“爱尔兰大饥荒”。
爱尔兰是苦寒之地,生活不易,引进美洲的土豆后大大解决了爱尔兰人的吃饭问题,土豆喂饱了农民,1780年之后的半个世纪里,爱尔兰人口从400万猛增至800万,爱尔兰人能生孩子的“名声”就是在这个时期积累下来的。天有不测风云,1845年,一场土豆真菌病害席卷了整个爱尔兰,土豆枯萎腐烂,剧烈减产,饥荒迅速蔓延,有110万人被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不得不远离故土去寻觅生机。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祖先便是这场饥荒中的难民,总共有150万爱尔兰人移民北美,他们改变了美国的人口组成,也剧烈地改变了美国社会。
美国的主流白人是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爱尔兰人虽然也是白人,但属于凯尔特人。爱尔兰人和英国人是千年冤家,爱尔兰人的血泪史始于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二世,也就是波尔多章节中提到的埃莉诺的第二任老公,从那时起爱尔兰就饱受英国的压迫。再之后有克伦威尔远征,他一个人霸占了爱尔兰两百万英亩的土地,革命者成了最大的地主,便走上了独裁道路,爱尔兰在自己的土地上却要给英国人交租子。
18世纪初,爱尔兰人只拥有本国5%的土地,大多数爱尔兰人沦为雇农,凯尔特语被禁止,除非放弃天主教皈依新教,爱尔兰人才能购买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真是苦逼到了极点。重税后的爱尔兰人勉强混个温饱,碰上灾荒年月就得挖草根吃树皮,爱尔兰大饥荒爆发时,英国人袖手旁观,爱尔兰的大量粮食仍然出口英格兰,这让爱尔兰人恨到了极点。再说宗教上的冲突,爱尔兰的天主教传统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了,绿色三叶草是圣帕特里克对三位一体的阐述,这个标志随处可见,NBA凯尔特人的队徽也是三叶草。英国是新教国家,美国的建设者又是英国清教徒,可想而知,清教徒统治下的北美殖民地对于天主教难民的到来充满敌意,历史的积怨又延续到了美洲,两拨人一碰面就又杠上了。
爱尔兰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国民目不识丁,并不具备太多谋生技能,海量的爱尔兰人涌进纽约和波士顿后,男人多半卖苦力,女人多半做佣人,只能从事最繁重的体力活。他们住在贫民窟,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主流社会对此毫不同情。电影《纽约黑帮》中有个片段,北方军为了南北战争征兵,交不起300美元的青壮年都要被拉去打仗,当时的300块美金够买一辆福特了,爱尔兰人来美国都得借钱买船票,怎么可能交得起这笔巨款呢?
初来乍到的爱尔兰人被迫参了军,他们并不了解南北方为何而战,更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战,稀里糊涂地当了炮灰。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移民们以各种代价推动着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地位低下的爱尔兰人吃了不少苦头,华工受过的苦爱尔兰人全部受过,华工没受过的苦爱尔兰人可能也受过。美国修建铁路,与华工一起流血卖命的是爱尔兰人,他们对此也有一个和我们相似的说法,“每一根铁轨枕木的下面,都有一具爱尔兰人的尸体”。
爱尔兰大饥荒造成的移民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在美国主流社会的眼中,爱尔兰人就是罪犯、文盲、道德低下的代名词。备受欺凌的爱尔兰人索性破罐子破摔,他们结成了街头黑帮,从小偷小摸开始到四处偷盗抢劫,施暴斗狠,导致社会犯罪率骤增。1860年代的美国,黑奴还没有解放,种族歧视非常普遍,但最受歧视的并非黑人,而是爱尔兰人。爱尔兰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例甚至低于黑人与白人的通婚比例,如果一个姑娘嫁了爱尔兰人,家里的其他姐妹要么再嫁爱尔兰人,要么只能嫁给黑人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和爱尔兰人沾亲带故,这种来自主流社会赤裸裸的歧视,逐渐扭曲了爱尔兰人的性格,他们与主流文化处处针锋相对,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坏名声。
喝酒,是爱尔兰人最擅长的事,他们不是一般的爱喝酒,酗酒更司空见惯,清教徒、妇女十分反感这些粗鄙的爱尔兰酒鬼,禁酒令的打击对象和进步主义运动,主要就是指向爱尔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