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马德拉酒引发的血案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之后,各国继续为欧陆霸权明争暗斗,英国人跟法国人之间打了一场七年战争,法国损失惨重,英国虽然胜了也没落好,巨额的战费开支搞得民怨沸腾。于是,英国人把税收压力转嫁到了北美殖民地,相继出台了《汤森税法》《食糖税法》以及《印花税法》。
苛政猛于虎,首当其冲的就是生意最大的汉考克,他带头反抗英国人的压迫,走私、抗税、出钱办报纸、组织茶党……殖民地的革命热情不断上升,这一切的幕后推手都是汉考克,他的梦想就是要美国独立。
汉考克有一条船叫作“自由号”,这一次的走私货物里有25桶(Pipe)马德拉酒(借此机会澄清一下,提到马德拉酒或雪莉就经常见到“管”这个词,实际上这是把“Pipe”错译成“管”,Pipe指的是某种容量的橡木桶,和酒瓶同理,不同型号的瓶都对应一个专有名词,橡木桶不管大桶、小桶,总归都是桶,翻译为“管”就离题万里,葡萄酒怎么会装在管子里?),总共是3,150加仑,折合成今天的标准750毫升瓶是15,900瓶。英国人知道汉考克走私逃税,这次终于等到了机会,船一进港就被扣下了,英国人要汉考克交税,否则不放船。汉考克有钱任性,他派人半夜偷偷卸掉马德拉酒,直接把船烧了,这样一来,殖民地和英国人的敌对情绪进一步恶化,双方剑拔弩张,以马德拉酒为导火索,还引发了一场血案。
1770年3月5日,英国殖民者在波士顿街头枪杀了几个主动挑衅的老百姓,《波士顿纪事报》借机渲染为“波士顿大屠杀”事件,《波士顿纪事报》是汉考克出钱办的报纸,这实际上是他和塞缪尔·亚当斯策划的事件,目的就是激起民愤。果不其然,听到英国红虾兵屠杀平民的消息后,波士顿人民反英情绪高涨,汉考克和亚当斯接着又策划了广为人知的“波士顿倾茶事件”。革命党和殖民者的抗战进入白热化,被惹毛的英国人按捺不住,去袭击莱克星顿的民兵军火库,汉考克马上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乔治·华盛顿被推举为大陆军总司令,作为大陆会议的主席,汉考克给华盛顿签名颁发了委任状,殖民地人民与英国人真刀真枪地干起来了。
可以说,汉考克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赚钱,二是革命。革命的目的,正如他那条船的名字——自由。从抗税到波士顿屠杀,再到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及《独立宣言》的签署,约翰·汉考克是美国建国幕后的金主和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