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时的文人雅士都喜好饮酒。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七人常聚集在山阳(今河南修武)的竹林之下,肆意酣饮,由此产生了“竹林酣畅”的典故。后来的文人风气受到他们的极大影响。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当时四十一位名士,集会于会稽山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适逢酒酣,乘兴挥笔书写诗序,完成了意气飞扬、潇酒自如的书法神品——《兰亭集序》。关于此事,《晋书》记载: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未仕时,亦居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