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黄河两岸,大江南北,不同地区所酿制的各种名酒纷纷出笼,仅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介绍了40余种宫廷御酒。其中对“梁米酒”的记述非常详尽。
梁米酒是用高粱加曲以三酘法酿成的浓香型酒。据《齐民要术》介绍,酿这种酒虽“凡粱米皆得用”,但以“赤粱白梁佳”,即以红高粱米或白高粱米为最好。此酒无论“春秋冬夏皆得作”,用三酘法酿成,就是将酿酒用的高粱米分成三份,先把头一份煮成粥,加曲后在瓮中封泥后酿造。待曲发酵后,开瓮;再把第二份煮好的高粱米粥投进,等待第二次发酵完毕;最后将第三份米粥投入瓮中,用泥再封好瓮口,酝酿十日后便成酒。酒成后,凡用红高粱酿的酒,液呈赤红色,用白高粱者酒液呈乳白色。这种粱米酒酿熟后,“芬芳酷烈”,风味独特。饮用时但觉“姜辛桂辣,蜜甜胆苦,悉在其中”,五昧俱全,堪称美酒。
用高粱酿酒,古已有之,少康初作之酒即为秫酒。秫是高粱的一种,也称为秫秫,但是用三酘法酿成的粱米酒却是自此而始。
桑落酒
桑落酒因在桑叶凋落时酿熟而得名。《水经注·河水》记载:民有姓刘名白堕者,宿擅工酿。采掘河流,酿成芳酌,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
《齐民要术》介绍桑落酒酿制法:曲末一斗,熟米二斗,其米令精细掏净,水清为度。用熟水一斗,限三酘便止。
这种选料、用水、酿造皆精的名酒,自两晋后历代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