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汉语词汇成分切分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首先,汉语书面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词语连写,也就是词与词之间在书写时形式上没有任何间隔,不像拼音文字的词在书写时,词与词之间界限分明,因此在现代汉语中无法根据形式上的标志——汉字的多寡来辨识词,这无疑给大多数外国学生,尤其是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生辨识汉语词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不过汉语词汇成分切分困难最根本性的原因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单位与非词汇单位之间缺乏明晰的界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词与语素的界限不清。虽然能否自由运用是区分词与语素的最基本标准,但由于汉语词汇来源的复杂性,汉语中的单纯词与语素有交叠现象,要一清二楚地分辨出每一个词,并不那么容易。如“白”在“白布”这个组合中是词,在“白菜”这个组合中却是语素。再如“丰”,一般不能独立成词,要跟其他语素构成合成词才能独立用来造句,如“丰富、丰产、丰收、丰满、丰盛”等,但“海上严打战果丰”却可用作报纸的标题。

第二,词和短语的界限不清。一方面,词与固定短语界限不清。如有人认为“砸锅、顶牛、露馅”等是惯用语,有人则认为这些单位具备词的一般特征,是词。像“人大、政协”等缩略语使用频繁以后,人们甚至意识不到它们本来的短语面目了。不过这类分歧不影响对词汇单位的确立。另一方面,情况更为棘手,那就是词和自由短语的界限问题。从理论上讲,词是最小的造句单位,自由短语是由词构成的比词大的造句单位;词是备用单位,自由短语是临时组织的单位。二者的界限并不模糊,但对现代汉语中由两个成词语素构成的双音节组合来说,是词还是自由短语,有时分辨起来确实比较困难。如我们把“鸡蛋”看作词而把“鸭蛋”看作短语,把“白面”看作短语而把“白粉”看作是词。特别是汉语中还存在一些像“结婚、洗澡、见面”这样既像短语又像词的“离合词”,更是加强了汉语词界的模糊性。

第三,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界限不清。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短语可能在某个阶段正处在“自由”与“固定”之间,说它是固定短语不够典型,说它是自由短语也有些勉强。如“科学技术”,它不像固定短语那样结构定型、意义完整,但“科学”与“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频率的确很高。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39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