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义具有一定的理据性,词语表意明确,这又该如何理解?

词义的理据就是事物现象得名之由。例如“蝈蝈”这种昆虫的叫声是“蝈蝈”,所以人们就根据它的叫声来给它命名。汉语的单纯词,其声音和意义的联系多数是无理据的,但复合词往往具有一定的理据性。从复合词的结构类型及构成词的语素义和整体词义之间的关系来看,很多词具有较强的理据性和透明度。据对43097个二字复合词的调查,语素在构词时,约87.8%的名词,约93.2%的动词,约87%的形容词,保持原来的意义不变  。也就是说,复合词的词义大都可以通过构成它的语素的意义以及构词方式来分析和理解,如“真诚、壮观、心烦、朋友、道路、昂贵、水牛、黑板、皮鞋、电脑”等。

在词汇的变化发展中,词义的理据性也在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造词语往往利用的是词汇材料而不是语音材料。人们根据自身对被指称的事物现象的认识成果,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构词语素按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现象加以说明,从而创造出新词,这些新词的构成语素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被指称事物的某些特征,为人们理解词义提供了线索。如“电脑、优点、午睡、函授、铅笔”等提示了事物的性质特点,“雨衣、烤炉、围脖、枕巾”等反映了事物的用途,“豆芽、树叶、牛角”等反映了事物的领属关系,“红旗、绿豆、白酒”等表明了事物的颜色。

第二,在现代汉语范围内,不再产生联绵词,极少产生单音节词。现代汉语的联绵词都是从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传承而来的,现代汉语的新生词汇中已没有联绵词的位置,单音节词也极为少见。单纯词跟合成词相比,合成词理据明显。

第三,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语特别注重汉化,外来词多含有意译成分。纯粹的音译外来词语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通用的更少。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语时,常常在音译的基础上加上意译的成分,如音译加意译“绿卡(green-card)、因特网(internet)”,音译加表意语素“曲奇饼(cookie)、高尔夫球(golf)”,音译兼意译“绷带(bandage)、可口可乐(Coca-Cola)”等。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甚至某些曾经流行的纯音译的外来词会被纯意译的汉语自造词代替。下面这组词语前者都是近现代纯音译词,后者是用来替代前者的纯意译的汉语自造词:

扑落(plug) ——插头

莱塞(laser) ——激光

德律风(telephone) ——电话

赛因斯(science) ——科学

盘尼西林(penicillin) ——青霉素

德谟克拉西(democracy) ——民主

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39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