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还有一种叫沧州酒的名酒,天下名闻,极难酿成。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详细地介绍了这种名酒: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传授,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
酿这种酒的水取于河北南川楼下卫河中的清泉水。酒酿成后要放置十年以上才算上品,一罂(一种腹大口小的容器)沧州酒值四、五金,但多相互赠送而不卖。沧州城里的戴、吕、刘、王等大姓家酿的酒最为难得,他们“相戒不以其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
当时的沧州知府董思任曾想尽办法劝谕,但酿此酒的大姓“不肯破禁约”,最终也没喝上这种名酒。后来,他罢官再到沧州时,住在李进士的家里,终于以客人的身份喝到了他家珍藏的沧州酒。对此,这位前任州官感叹万分地说道“吾深悔不早罢官。”由此可见沧州酒的珍美与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