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青铜酒器逐渐衰落。到了秦汉之际,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漆制酒具开始流行,后来漆酒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酒具类型,在唐宋时期制作漆酒器的工艺不断提高,而且有所创新,而青铜酒器却淡出人们的视线。
漆器是用漆树割取的生漆为涂料,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它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而且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这就使酒器光彩照人。
魏晋漆酒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的风格,但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而且出现了大型器物,如直径近一米,高半米的钟等。同时,制造者巧妙地把若干小件组装成一器,如盒内装反扣的耳杯。而且这时新兴的技法中,有用针划填金;用稠厚物质堆写成花纹的堆漆等。
一些器具的器顶还镶金、玛瑙或琉璃珠做装饰,器口和器身上则镶金、银扣及箍,或者用金或银箔嵌贴镂刻的人物、神怪、鸟兽形象,并以彩绘的云气,山石等作衬托。一些漆酒器上还模仿以前的形式,在上面刻铭文和书法作品。魏晋南北朝期间,开始流行坐床的习俗,漆酒器已经从汉朝的矮肥变为瘦长。而在这个时候,漆器也只作为日常使用的器具,在丧葬中也很少使用漆器来作为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