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与酒的故事典故:怀才不遇空遗恨
刘过是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襄阳人,后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收复中原而不被采纳,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今其墓尚在。
南宋是我国诗词文化鼎盛的时代,好酒的文人亦是不乏其数。刘过落拓一生,在文坛上留下了不少酒意甚浓的故事。
狂生拜稼轩
相传辛弃疾在浙东任职的时候,流落此地的刘过欲前去拜见,辛公对此不予理会。刘过无奈,只得求助于辛弃疾的朋友出谋划策。受辛弃疾友人点拨,待到府幕举行公宴之时,刘过按计行事,在府门前大声喧哗。果然,辛弃疾闻门外人声嘈杂,忙问其故。守门人告之刘过求见,辛弃疾听后十分生气,认为此人粗俗无礼。“刘过为人豪爽,又善于作诗,不妨让他进来试试。”此时辛弃疾的一位朋友从旁劝道。辛弃疾半信半疑,微微点头应允。
刘过进得府中,拱手向辛弃疾作揖礼拜。辛弃疾问道:“你赋诗如何?”刘过点头称是。恰逢席间刚上了一道羊腰肾羹的菜,辛弃疾指着这道菜令刘过以此赋诗。刘过却说道:“天甚冷,先讨杯酒喝。”因举杯手颤,刘过不慎撒酒弄湿胸襟,于是就用“流”字为韵。他即席吟道:
拔毫己付管城子,烂胃曾封关内侯。
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俎伴风流。
辛弃疾听后一惊,惊为天人,遂请他入席并坐,命人奉上羊肾羹让他尝鲜,待其如上宾。刘过自从这次乞酒赋诗之后,便与辛弃疾结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