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酒文化:汉代酒与音乐的故事典故
在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中,音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酒宴上,人们用音乐为饮酒助兴;不少音乐也包含着有关酒的内容。
西周至春秋时期,歌曲主要是风、雅、颂三类,风雅这类歌曲在宫廷及士大夫宴乐时演唱,一般以瑟或琴伴奏,它们中直接与酒有关的有十多首。如《鹿鸣》中就写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笛,吹笛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祧,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汉代酒与音乐
汉代,朝廷专门设定了掌管宫廷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歌谣与乐曲的机构——乐府。当时在乐府中,有很多人专门根据民间曲调填写歌词。到了魏晋以后,人们把汉代乐府搜集创作演唱的诗歌统称之为“乐府”,这些乐府的曲名,有不少就与酒有关,如乐府鼓吹曲《将进酒》,它就是专门写宴饮赋诗,宴享功臣之事的。瑟调曲的《陇西行》也是写酒宴的,其词为:
请客兆堂上,坐客毡瞿艇。清白各异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跪拜,然后持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