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酒文化:魏晋酒与音乐的故事典故
在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中,音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酒宴上,人们用音乐为饮酒助兴;不少音乐也包含着有关酒的内容。
西周至春秋时期,歌曲主要是风、雅、颂三类,风雅这类歌曲在宫廷及士大夫宴乐时演唱,一般以瑟或琴伴奏,它们中直接与酒有关的有十多首。如《鹿鸣》中就写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笛,吹笛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祧,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魏晋酒与音乐
三国时期曹操所写的诗,全部是乐府歌辞。他的《短歌行》开头几句就与酒有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魏末晋初,文人阮籍善音乐会诗文,他就创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古琴曲——《酒狂》。南北朝民歌中也有不少写酒的,例如清商乐《读曲歌》。当时,民间音乐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统称为清商乐。《读曲歌》属吴声歌曲(产生于吴地的歌曲的总称,含许多曲调)。“读曲”亦作“独曲”,即歌唱时不用乐器伴奏,其歌中唱到:
思难忍,络啻语酒壶,倒写侬顿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