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酒礼上出现僭越的现象,席位、献礼、礼器都混乱了,音乐也失去了雅正之音。
这主要是因为在周厉王和周幽王时期,酒色活动失序,这样酒礼就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上层的周天子破坏酒礼之后,诸侯和卿、大夫也不再遵循以前的酒礼。春秋时期,在破坏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具有新内容的酒礼——燕飨。当时,燕飨成了诸侯和卿、大夫间社会交往、传情达意的一种形式。拥有军功的贵族力量不断上升,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原有的西周酒礼以周王为中心的形式被改变了。因此在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生活中,传统的燕飨就产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酒礼规格的变化,在西周初低等贵族不能宴请高级贵族,《礼记·郊特牲》就写到:
大夫而飨君,非礼也。
而在这时候却出现了诸侯宴请天子,卿大夫宴请诸侯的事情。其次,宴用诗歌和乐舞等级的混乱,一些诸侯在宴会上已经使用天子用的音乐。最后就是献酒之礼的破坏。在西周强盛时,一般的场合只能行一献之礼,而一献之礼又包括了献、酢和酬,只有天子在行飨礼时,才能用九献之礼。可是,春秋时代,楚成王在宴请晋文公重耳时,就用了九献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