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邈与酒
语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史载:
汉朝末年,天下大饥,朝廷为节省粮食,严禁酿酒,故饮酒皆讳言酒,谓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此后,有人便以清圣浊贤为清浊酒的别称。陆游曾有诗云“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另有一说则是:“邈是曹操属下的尚书郎,曹操曾下令禁酒,徐邈却每天私下饮酒,而且整天醉醺醺的。一个叫赵达的官员去询问他公事,他沉醉中答道:‘中圣人’(被困害之意,如中箭,中计),意思是醉酒了。”赵达禀告了曹操,曹操大怒,但不知道“圣人”是什么意思。大臣鲜于辅告之“吃酒的人把清酒叫做圣人,浊酒叫做贤人;徐邈为人品行端正,偶尔讲讲醉话而已。”于是曹操便原谅了徐邈。后来文帝曹丕即位,徐邈仍是辅佐的重臣,文帝很器重他。一天见到徐邈,问道:“你近来不中圣人么?”徐邈答曰:“时复中之。”文帝笑道:“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