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淡色拉格的发展历史与口感特点
德国啤酒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啤酒的颜色上看,从中世纪的巴伐利亚到现在,主流啤酒的颜色不断变浅。
在拉格工艺出现前,慕尼黑所有的啤酒都是焦黑色的,而低温下发酵工艺出现后,啤酒颜色开始变成琥珀色。
但是,慕尼黑的水质偏硬,无法制造出皮尔森一样的金色啤酒。直到1870年,硬水软化的技术难关终于被突破,慕尼黑淡色拉格(Munich Helles)开始流行。
德国其他很多地区如果突破技术难关,做出这种淡金色啤酒都会直接以皮尔森命名,但骄傲的慕尼黑人用Helles这个词来重新定义了这种风格,淡色拉格也成为德国啤酒三大基础色调之一(国内所见的德国啤酒经常以黑白黄来描述,黑即Dunkel深色拉格啤酒,白即Weizen小麦啤酒,黄Helles即金色拉格啤酒)。
甚至慕尼黑的Helles比皮尔森颜色更浅。
啤酒节六大酒厂之一的奥古斯丁推出的浅色拉格(Augustiner Helles)的颜色达到较浅的米黄色,接近柠檬外皮。
比起皮尔森,慕尼黑Helles进一步弱化了啤酒花,苦度更低,突出的是麦芽的香醇。至今已经成为慕尼黑啤酒节上的主角,穿梭于人群中身穿巴伐利亚传统服饰的姑娘手捧的十几个超大扎啤杯里都是这种浅色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