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抒情的写作手法?

一、抒情的内涵

抒情,就是情感的倾吐抒发,是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人们写文章,常常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必然会渗透到文章或作品的人、事、景、物之中去,从而产生感人的力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带有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心理现象。它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自然环境的刺激。在这种作用或刺激下,人们时刻都会产生各种情感体验,有欢愉有痛苦,有悲哀有恐惧。抒情就是宣泄各种情感的方式之一。比如《离骚》,可以看做是一种忧愤的宣泄,是屈原不平的内心情感的一种发散和宣泄。

任何文章都离不开作者的感情,由于文体不同,对抒情的要求也就不同。在诗歌、抒情散文等抒情类文体中,抒情往往是直接的、强烈的;在记叙性作品中也经常运用抒情,作者感情的抒发比较含蓄、曲折;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很少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于理,通过阐述观点表现作者的爱憎;在说明性文章中,作者则将抒情融入对事物的解说之中。总之,抒情是表达情感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抒情在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抒情可以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有些是直抒胸臆,有些即使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也只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手段,主题还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某种情感。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藤野先生》等散文,表面上都是写人的,或为了纪念,或为了追忆,但其主题又都不是为了写人,而是抒发作者内心郁积着的强烈的情感。其次,抒情可以表明人物的内心,以情动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些文章直接以“情感”为线索,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另外,运用抒情还可以渲染气氛,显示行文基调等。

二、抒情的要求

情之于写作,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果失血过多,人就会死亡;如果感情苍白,文章就缺乏感染力。恰当运用抒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抒情要真挚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抒发情感贵在真挚,只有真情才能激发自己、感染别人。冰心的作品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形成“冰心体”,打动了众多读者,主要原因是她追求一个“真”字。她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从她早期的《寄小读者》、《往事》等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写给母亲还是写给朋友的,都像一个天真纯洁的孩子在倾吐真言,丝毫没有一点矫情或世故。

(二)抒情要自然

任何情感的抒发都要依附在具体的人物或者景物之上,因此在表达情感时要自然和谐,准确地把握抒情的时机,要在非抒情不可时才运用。孙伏园的抒情散文《红叶》寄情于物,以“红叶”为思想情感的寄托点,从绍兴的红叶谈到北京的红叶,由北京的红叶想到北京的柿子,由柿子的兴衰联想到民族的命运。作者表面上是在闲谈风景、衣食住等日常小事,而字里行间,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为民族命运、为民族文化的前途而深怀忧虑的情绪。这种情感借助于“红叶”表达出来,自然和谐,不乏生动。

(三)抒情要适切主题

真挚、生动的情感是文章感染读者的重要因素。但情感的抒发并不是不受限制,更不是毫无目的的,它必须时时刻刻服从主题的需要。游离于文章主题之外的抒情,常常是生硬的,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22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