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主题的要求:鲜明、集中、深刻、新颖

主题的提炼影响着文章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一篇优秀的文章,其主题的确立和表现是比较完美的,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构成特定的主题思想。它支配着写作的全过程,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成功的主题提炼,首先要以正确为原则。即提炼出来的主题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体现时代的精神,激励人们开拓进取、奋发向上。这样的主题才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审美价值。这是提炼主题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在主题正确的前提下,还应力求主题的鲜明、集中、深刻、新颖。

一、鲜明

主题提炼鲜明,是指表现主题时爱憎的感情、赞成或反对的立场,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能模棱两可,一定要旗帜鲜明地亮出来。特别是议论性的文章,其中心论点,也就是主题思想,必须十分鲜明,一目了然。梁启超的《论毅力》一文鲜明的主题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作者从人生历程的顺逆关系展开论述,勉励逆境中的有志者要有坚强的毅力,不为失败所吓倒,不为逆境所困扰,振作精神,冲破阻力,达到彼岸。

有的文学作品的主题并不是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而是比较含蓄、巧妙地隐藏在情节之中和字里行间。这种含蓄的表现不会冲淡或模糊主题的鲜明性,相反,通过读者的分析、领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会更深刻。契诃夫的《苦恼》,从叙述的内容看,小说是写一个鳏居多年的刚刚失去儿子的马车夫姚纳悲痛的心情。他想找人诉说,却遭到人们的冷眼、蔑视,只好向自己的老马诉说内心的悲痛和苦恼。小说一方面揭示了劳苦大众的不幸的命运,另一方面通过描写车夫遭遇的情节,对旧俄社会人情之冷漠、现实之无情予以鞭挞和揭露。深刻的主题思想是鲜明的,不可能产生模棱两可的理解。只不过文学作品的主题有含蓄蕴藉的特点,透过暗示,让人咀嚼和品味,而非故弄玄虚。这是鲜明与含蓄的辩证统一,并不矛盾对立。

二、集中

主题统领全文,不宜过宽,不能分散,要求集中。这就是古人提倡的“立意要纯”,即只能有一个中心。主题单纯了,才能突出而鲜明,不会枝乱叶蔓。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意之患有二,曰杂,曰竭。竭者不能自宣,杂者无复统序。”主题杂乱,则易顾此失彼;主题单薄,则会失之浅薄。一篇文章形成不了一个聚焦点,说不清楚主题表达的思想,又如何让读者准确把握全文的中心呢?

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集中描述了身怀绝技的拳师沙子龙在外敌入侵的急剧动荡的社会中,被迫退出江湖,甘于寂寞的悲剧性命运,表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态,并借沙子龙的形象唤醒民众清醒面对现实,激奋向上。这篇小说立意单纯、明确,高度凝聚,目标始终如一。日本著名文学家小林多喜二在《小说写作法》中说:“在一篇作品里,写‘什么’必须是独一无二的,高度地集中。”围绕中心说深、说透最为重要。有的作品写得冗长啰唆,面面俱到,主要也是在主题集中上下工夫不够。所以文学评论家唐弢告诫写作者:“主题一经确定,反映这个主题的思想就该像一条红线,或明或暗,若断若续,从头到尾贯串在作品里,时时刻刻让读者感到灵魂的跳动。”与主题无关的,要割爱,“否则,主题思想不易突出……头绪纷繁,像一堆没有理过的乱麻。”  可见提炼主题要遵循集中的原则,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更是可以防止枝节旁出、文意迭出、主题分散的毛病。

三、深刻

提炼的主题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是不容易的。这意味着文章的主题能挖掘出事物的“至理”,反映出事物的客观规律,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感人肺腑的思想,这才称得上炼意深刻。

主题提炼的深度与作者对现实生活认识的深度是密不可分的。唐代李翱在《答朱载言书》中说:“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只有认识深刻,方能立意高远,并直接影响整篇文章的说理、气势和表达。这就要求作者写作时提炼出蕴涵思想意义的材料,概括出颇有独到见解的主题。这样的文章精义内含,意蕴深邃,有相当的分量,能保持住不衰的生命力。

鲁迅于1925年写的文艺性政论文《灯下漫笔》,针对当时社会复古主义思潮的实质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抨击,指出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从而深刻地论证了中国人民长期遭受奴役的历史命运,揭露了所谓“太平盛世”的真相,彻底否定了过去的两种时代,激励青年一代变革现实,担负起开创“第三样时代”的历史使命。鲁迅看透了中国几千年“一治一乱”的历史和专制统治者的瞒、骗的愚民统治,从本质上加以揭露,并以此唤醒民众的觉醒。这样的主题揭露深刻,认识高远,是一篇犀利不朽的传世之作。

四、新颖

提炼主题要出新,就是作者对事物和周围世界的认识、感受,不人云亦云,而是新颖、独到,让人读后眼睛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振。唐代李翱说:“创言造意,皆不相师。”有创意才能出新意。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讲得更直白:“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他物,尤加倍焉。”有新意就会有美感。大约30年前,理由写了一篇蜚声文坛的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用洋溢的激情赞颂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击剑运动员栾菊杰忍受着巨大的伤痛,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2008年8月,已经50岁的栾菊杰,回到祖国,作为加拿大击剑选手来北京参加奥运会。陈建功为此写了一篇题为《栾菊杰是一把火炬》的报道。  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不同于《扬眉剑出鞘》,不是再次赞美她的顽强、果敢的拼搏精神,而是从新的角度去分析、提炼,显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涵。这位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剑客,东征西战,最终赢得本届奥运会参赛资格,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再夺冠军?再铸辉煌?用她的话说:“在我的祖国举办奥运会啊,我怎么能不回来?”作者揭示的是一个杰出运动员的爱国情怀,发扬奥运精神的主题。栾菊杰是一把火炬,她与所有奥运健儿共同点燃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希望。这样的主题提炼是成功的,新颖独到,感人至深。

有的文章的主题,过去曾一再地表现过,时过境迁,如今也许看起来有点陈旧,无甚新意,但它记录的是30年改革大潮的浪花,闪烁的是可贵的改革精神。今天回望,再提改革开放的主题,依然历久弥新。2008年3月24日《扬子晚报》和搜狐网等15家主流媒体联合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改革开放30年:那些人,那些事”。这一系列报道选取30年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在引领社会变革中具有先导性意义的现象和事件,采用新闻回访的方式,站在今天的视角去表现思想解放、深化改革的主题,更能使我们看到30年来持续改革的必要性和国家的光明前景,深切感受到思想解放和变革的力量。如重新采写的回访报道:胡福明写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背景、过程、意义的整版报道,观点不新,而因内容顺应民心,今天重温,依然能引起人们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此外如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在全国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成为“改制第一乡”;率先包产到户的小岗村;苏南集体经济模式代表的华西村;那些在商海沉浮的名人,如“傻子”年广九、浙江步鑫生、四川牟其中、辽宁关广梅等。这些有关的事、人不论今天处境如何不同,但从当下的视角去回访这些事件、人物,其主题的意义正是让经验成为经验,让教训成为教训,让历史镜鉴未来。对这些改革开放30年里不可被遗忘的人和事的系列报道,我们读了以后,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一些问题,更让人们坚信改革开放是科学地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报道的“那些人,那些事”,看似旧人旧事,却令人为之耳目一新,再度引起了全国读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20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