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逻辑学堂 语言学 正文 下一篇:

什么是写作的虚实法?

所谓虚,一般认为是指情绪、情感和心境等抽象的东西;所谓实,就是指事物、景物等具体可感的东西。如果写虚,一味写下去,便显得抽象、干巴、乏味;如果写实,也一味写下去,就显得堆砌、沉闷、少灵气。所以古人讲“虚者枯,实者塞”。这是不利于叙事和抒情的。如果虚实结合,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化虚为实

人的喜、怒、哀、乐,或者某种心态、心境,都是较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缺少动人的力量。怎么办呢?常见的就是将情感或心境外化为可以感知的物象,让人通过物象的描写,能够“看到”、“听到”,甚至“触摸到”那些抽象的情感和心境。如:“眉开眼笑”,是“喜悦”;“双眉紧蹙”,是“忧愁”;“咬牙切齿”,是“怨恨”;“大发雷霆”,是“震怒”;“泣不成声”,是“哀痛”,等等。人的情感、思绪、心境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环境、不同原因、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愁”也各不相同。但都可以用物化方法表现出来。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诗人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象,来表现“愁”之迷朦幽暗、飘忽杂乱、无穷无尽。作者把内心抽象的情思,外化为生动的物象,而读者却又借助这些物象,利用联想和想象的心理机制,把抽象的情思还原出来,获得欣赏的满足。

二、以实写虚

有时先写出一段情思、一种心境、一番感受,进而再把引发这些情思、心境、感受的事、物、景描绘出来,这样有虚有实,虚实相生,使行文变化增趣。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开头一段里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里的“清”、“静”、“悲凉”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是抽象的,此处是虚写。为了让读者也能体验到作者的这种感受,需要把故都之秋的风光、景致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试看其中的一段: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段文字是实写。先写故都名胜的特色,再写小院里的秋意。早晨,坐在小院里饮茶的悠闲,看高天,听驯鸽飞声的乐趣以及观赏牵牛花的情趣,都可以把读者带到故都秋的境界里去,感受故都秋的“清”、“静”和“悲凉”。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所撰《诗格》中曾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其实古诗如此,今文亦如此。无论化虚为实或是以实写虚,都是为了恰到好处地把虚与实结合起来,以求更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23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