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型文章的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

和记叙型相比,论证型又可称之为抽象(或逻辑)因果型。

其特点是以概念的内在因果联系作为结构文章的主要依据。

论证型也可分为若干结构方式。

(1)总分式

先总论后分论。如斯大林《论列宁》,开始为总提,说明作文(讲演讲)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一些能够“表明列宁的为人和他作为一个活动家的某些特点的事实”,使大家“得到一个关于列宁的总的概念”。然后,设立《山鹰》等八个小标题,对列宁各种典型的革命品质分别进行论述,先分论后总论,如毛泽东的《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先总论次分论后总论,这是最常见的,如《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就是。

总分式的优点是布局严谨,层次井然,既利于读者领会文章的论点,又便于初学写作者掌握论说文的写法;但是弄不好也容易形成固定化的、呆板的格局。

(2)并列式

这种结构方式较为少见,文章的前后均没有总论,全篇只是并列地谈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别的分论点就包含在每部分中,如叶圣陶的《文艺作品的欣赏》一文,开始没有冒头(引言),末尾也不作总结,全篇就是分别讲了有关文艺欣赏的四个问题。还有斯大林的《悼列宁》,同样没有总提和总结,只是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列宁提出的原则,每段后面以列宁遗嘱作结。

并列式结构省去不必要的说明,行文很自然,要注意的是各个分论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不能东拉西扯地罗列不相干的问题。

(3)递进式

这种结构方式常常也是有总有分,要点在于各分论部分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层层加深,文意不断递进。例如《反对自由主义》。全文共有四个大层次:首先说明反对自由主义的必要性;其次分析自由主义的十一种主要表现;随后深入论述自由主义的危害、根源和实质;最后号召全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这几大层的意思是递进的。

递进式结构最适用于对事物作综合的、深入的分析,所以是一种最常使用的论证型结构方式。运用递进式的前提,是对事物或问题有总体的把握和透彻的研究、理解。

以上几种结构方式实际上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每种方式在局部上都可能有总有分,有并列也有递进。并列式中的每个分论中往往也要在适当的地方作出总结;而递进式中的有些层次的内部关系又很可能是并列的。我们可用《反对自由主义》的第二层作一些说明,这层的头一个自然段说:“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最后一个自然段说:“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这都是此层中的总论,从而使此层成为总论——分论——总论式的结构形式。中间十二个自然段是并列关系,但每个自然段中的几句话之间又存在着并列或递进的关系。这就说明,对各种文章结构方式的抽象概括,一般都带有相对性和片面性,因而决不可把它们当作万能的公式死板地去套用。

论证型主要适用于各种样式的议论性文章,其中有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等,也适用于说明文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27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