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拈连的修辞手法?什么是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数在后。这种辞格,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一)拈连的基本类型

拈连可分为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两类。

1.全式拈连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例如: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杨朔《荔枝蜜》)

上例中的“酿”,本来是用于甲事物“蜜”的,这里顺势“拈”来“连”在乙事物“生活”上,使不搭配的动宾结构,在超语言常规的用法下,巧妙自然地拈连起来,生动别致地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2.略式拈连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例如: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宗璞《紫藤萝瀑布》)

上例省略了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流过”。

(二)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1.拈连要贴切自然。不能单纯注意字面上的联系,主要应从内容方面考虑,才能“拈”得自然,“连”得贴切。例如:

夜里天冷北风急,班长下岗月儿西;

手拿针线灯下坐,为我熬夜缝军衣;

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在我心里。

把缝军衣的“缝”巧妙地拈连于下句,变异运用,组成“情意缝在我心里”,深刻表现了战士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深厚革命情谊。

2.拈连要注意甲乙两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在联系。甲事物是乙事物的根据或条件,乙事物只有联系甲事物才能得到确切深刻的理解。例如:

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的树秧,也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诗选.植树歌》)

“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这种动宾搭配是临时的变异用法,离开了“种下一株株的树秧”就失去了依据,不好理解。种树是造福后代,所以说“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294.html
返回顶部